“长江设计”亮相第十届世界水论坛
更需关注MLF等市场利率所传递出的价格信号以及银行间存款类机构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7)等关键的货币市场利率。
与此同时,国货品牌要投入更多的研发完善产品,要在售后上加强服务保障能力,要注重消费者的口碑。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以家电类产品为例,添可智能洗地机、科沃斯扫地机器人和石头扫吸拖一体机器人销售额居于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稳步增长的同时,线上商品消费的特点也愈发明显。具体来看,老牌电商京东近日发布的11.11消费趋势显示,在成交额TOP20品牌中,超80%是中国品牌。具体来看,1—10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增速比1—9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对市场销售增长拉动超过1.5个百分点。【资料图】尽管消费市场受到短期冲击,但是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得到保障,网上零售对市场销售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消费,网上零售增长加快。
鸭鸭羽绒服、波司登梵高联名外套、KAALIXTO国潮板鞋等国产品牌服饰也颇受欢迎。在业内看来,近年来,国货品牌在产业与消费两端形成新的热潮。按照《通知》,房企通过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的具体步骤为,当房企获得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后,可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请求释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相应额度的资金,随后监管账户行应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做好必要的审核工作。
此外,《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合理确定保函期限,确保与项目建设周期相匹配。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研究同意后,向监管账户行发出拨付指令,最后监管账户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拨付指令做好资金拨付,并等额减少账户管理额度。保函额度全额计入对房地产企业及其所属集团的统一授信额度。后续各地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执行,为优质房企释放更多资金流动性。
根据《意见》,房企要开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购房人缴纳的定金和首付款、商业银行发放的按揭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购房款等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直接存入监管账户。房地产企业要按约定承担监管账户内的资金补足义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充足。
对于项目主体与总承包方存在关联关系的,要充分评估项目风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亦指出,本次《通知》对于房地产企业要按规定使用保函置换的预售监管资金用途有一定突破,据了解,过去对于银行保函置换预售资金的操作,更多是明确要用于工程建设,而此次则增加了新用途,即偿还项目到期债务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提及,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房地产企业要按约定承担监管账户内的资金补足义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充足。
而此次《通知》明确提出,当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规定的监管额度后,房地产企业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现在银行保函制度置换预售资金的操作被正式认可,后续将减少预售资金的沉淀,对于加快此类资金使用和周转有积极作用。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今年以来,面对诸多房企发生资金流动性问题,全国已有超110个省市调整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或放松资金监管为房企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或收紧政策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而对债权债务关系复杂、涉案涉诉纠纷较多、对外担保额度过大、施工进度明显低于预期的项目,应审慎出具保函。
为优质房企释放更多流动资金据了解,预售资金是房地产行业的天然杠杆,各地此前对预售资金的监管多为要求房企将预售资金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使用。但在实际执行中,过去开发商违规挪用预售资金用于竞拍土地或者是偿还土地购置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资料图】银行保函置换预售资金操作被认可今年1月26日,住建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建房〔2022〕1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全国统一实行预售资金行政监管模式。保函额度全额计入对房地产企业及其所属集团的统一授信额度。
对于项目主体与总承包方存在关联关系的,要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如房地产企业未向监管账户内补足差额资金,保函金额不得调整。对于房企按规定通过保函置换的预售监管资金,《通知》要求企业要优先用于项目工程建设、偿还项目到期债务等,不得用于购置土地、新增其他投资、偿还股东借款等。过去此类做法是存在疑虑的,有些地方甚至不允许。11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自去年开始,各地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举措明显增加,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刀切式监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对于房企融资愈加审慎,叠加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楼市销售遇冷,房企现金流承压下,行业风险事件频发。
同时,在监管额度内资金拨付使用时,《通知》规定,监管账户行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相关信息通知出具保函的银行,出函银行要督促房地产企业向监管账户内补足差额资金(拨付资金×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的比例),保函金额相应下调,确保监管账户内资金始终不低于项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资金额度的70%。对于可置换的金额,《通知》规定置换金额不得超过监管账户中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资金额度的30%,置换后的监管资金不得低于监管账户中确保项目竣工交付所需的资金额度的70%。
按照《通知》,房企通过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资金的具体步骤为,当房企获得商业银行出具的保函后,可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请求释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相应额度的资金,随后监管账户行应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做好必要的审核工作。此外,《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合理确定保函期限,确保与项目建设周期相匹配。
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研究同意后,向监管账户行发出拨付指令,最后监管账户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拨付指令做好资金拨付,并等额减少账户管理额度。(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预售资金 监管资金 房地产企业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
对于保函出具的标准,《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在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时,要参照开发贷款授信标准,充分评估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财务状况、声誉风险、项目销售前景和剩余货值等,与经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据了解,此举是为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合理使用预售监管资金,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亦指出,本次《通知》对于房地产企业要按规定使用保函置换的预售监管资金用途有一定突破,据了解,过去对于银行保函置换预售资金的操作,更多是明确要用于工程建设,而此次则增加了新用途,即偿还项目到期债务。后续各地的预售资金监管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执行,为优质房企释放更多资金流动性。
她指出,本次政策从全国层面对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的方式提出细致要求,既允许房企以保函置换部分监管资金,提高资金流动性,又要求资金监管账户留存充足额度,保障项目竣工交付。根据《意见》,房企要开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购房人缴纳的定金和首付款、商业银行发放的按揭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购房款等商品房预售资金,应当全部直接存入监管账户
中金宏观表示,10月国内疫情反弹,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全国人员迁徙规模等降幅较9月进一步扩大。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表示,基数走弱,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降幅或收窄。
消费方面,10月消费同比增速或进一步下降。其中,10月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或保持高位,而地产投资仍处在探底阶段,基建和制造业依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支撑。
制造业投资方面,多家机构认为,前期出口增速下行以及制造业企业利润与预期偏弱或压制企业投资意愿,而第四季度实施的设备更新再贷款、设备购置税收抵扣优惠政策等将支撑10月制造业投资。对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中金宏观、兴业研究宏观研究部、浙商证券李超宏观团队的预测值分别为5.9%、5.9%和5.8%。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3.2%,而实际消费支出增速仅为1.5%,1-9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2.2%,收入增长并没有充分反映到消费增长当中。根据万得数据,15家机构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75%,预测区间为-1.5%至5.5%,其中预测同比涨幅回落的有12家。
李超宏观团队表示,预计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8.3%,从目前的停工状况来看,年内地产投资可能仍将承压。当前的纾困措施主要针对存量停工项目,竣工增速跌幅持续收敛但整体停工状况未有明显好转意味着可能有增量停工楼盘仍在出现。
基建实物量来看,水泥等建材开工率同比回升但呈现小幅累库现象,工地施工和建材跨城运输或受到疫情扰动,基建实物形成量可能不及市场预期,未来仍需持续跟踪疫情形势进展。其中,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0.1%、8.6%和-8%。
分项上,由于政策端持续重视,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与上月持平,延续高增速。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